2021-3-16 15:10:32
? 采訪:鐵佳、鄭中央、王浥宸
? 受訪:丁偉
前一陣子,我們去采訪了師者,丁偉,同時斬獲6項設計大獎的中國第一人,華東理工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院長,推動著中國設計教育的發展。他還是木馬設計創始人,2002年清華畢業,用辦考前班賺到的錢只身到上海創業,成立當下中國頂尖工業設計公司,所獲設計大獎80多項。
在采訪中,他對我們說:中國仍缺少大師和設計創業者??稍谖覀冄壑?,他兩樣都做到了。什么樣的設計師,不會被淘汰?中國的設計智慧是什么?如何做中國人需要的好設計?我們一起來聽聽丁偉老師的解讀。
以下為丁偉老師自述
01觀念設計師 丁偉
蹭課時,遇見工業設計
有個著名的藝術家曾講過,一生最幸福的事,就是追尋十三四歲的夢想。我從十三四歲開始畫油畫。這是我觀察世界,表達自己的方式。
丁偉自畫像
上了高中,我去了北京,白天在中央工藝美院上繪畫補習班,晚上住地下室。有一次,聽到一個青年教師慷慨激昂地講課。我們溜進教室蹭課,聽他講什么是設計?設計如何融入生活,改變產業?作為設計師如何思考問題……我一下子被吸引了,就開始研究工業設計。
丁偉油畫作品
那個年代,工業設計還不受關注,但設計的思維方法和格局是非常吸引人的。我從繪畫轉向設計。后來以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進了清華美院,成為了柳冠中老師的學生。
丁偉油畫作品
人生的6個角色
設計師、大學老師、社會設計推動者、策展人、業余作家,網站創辦人…這是我的6個角色。通常是三到五年專注一件事。在不同時間段,扮演好不同角色。
我曾做過一個品牌叫漫生快活。在上海周邊做窯,專門燒制陶瓷,研究傳統工藝。
每到周末,和工人煉泥拉胚,燒產品。從幾十度到一千三百度,觀察著瓷器的變化。溫度控制得好,釉里紅顏色就漂亮,溫度太高,顏色會飄掉,低一點,就發暗。
瓷器的不確定性非常有意思,和做設計一樣。設計師的情感變化,投射在其中,產品就會有不同的狀態。這是我和自然、傳統工藝對話的過程,非常有意義。
丁偉瓷器作品
什么是觀念設計師
從內心來講,可能更享受設計師的狀態。創辦了木馬工業設計團隊,做過很長時間設計,主持過幾千個項目。
可是到第十年的時候,發現前三年做的產品,已經被市場淘汰不見了,內心很不安。反思,什么樣的設計作品經得住時間的檢驗?
金智安全帽,獲紅星獎作品
我發現用觀念寫一本書,建立一個系統,完成一個課程,會對更多人發揮作用。且能經住時間考驗。我更希望自己成為觀念設計師。
丁偉著作
于是,我慢慢從物的設計,轉向系統的設計。我推動的最重要的觀念作品,是設計立縣的計劃。在一個地區,建立起設計系統,做區域品牌活動。把原型設計好,在長時間內發揮作用。
設計立縣,福建松溪
設計立縣,日照工業設計中心
丁偉用設計推動一個區域
02當下,想成為設計師很困難
設計師要注意的三個變化
這幾年在做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的院長,絕大多數時間投入在教育上。教育有很多問題,最重要的是隨著產業范式的轉變,對設計師的要求發生了變化。
第一個變化,商業升級:曾經,設計師在一個部門中,是服務者的角色。如今,設計師成為品牌推動者。因為大量品牌變成設計驅動型品牌。曾經,你服務于產品,關注造型、色彩、結構工藝。如今,你站在商業領導者角度,要研究組織結構、戰略、管理,怎樣驅動一個組織,在困境中突破。
卡爾蔡司眼科設備,獲紅點、Good design等大獎
第二個變化,設計本質:還有一個重要轉變是:設計,正在從實體產品,轉向具有服務、信息屬性的產品。工業設計師不僅要設計實物,也要懂交互、物聯網、服務系統。
飛利浦閱讀燈,獲紅點、紅星獎
第三個變化,社會設計:疫情到來,整個社會系統、服務系統、管理系統,都需要完整的設計。之前所有的秩序都被打破,設計師面臨全新的轉變。
擎朗送餐機器人(海底撈同款),獲紅點獎
如果設計教育不能為學生提供這樣的知識系統,那么設計師在未來的工作中要花很長時間去彌補。所以,最近學院提出產教融合,通過設計和產業的結合,拉近距離。讓設計師在更深維度思考問題。
山外美術館
成為一名好設計師,越來越難
過去,設計師的服務對象,沒有現在這么多。今天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確實比以往更加困難,因為設計出現了分化和轉向。
1.分化
現在,行業產生分化,從生活美學、機械裝備、交通工具、物聯網、交互、服務系統等等,領域眾多。設計師角色產生了分化,出現很多設計創業者,大公司有設計管理者。政府也在積極在推動設計,因此還有平臺搭建者。
海爾Ubot機器人
2.轉向
產品從物理實體邏輯,轉向信息和服務邏輯。在這個過程中,設計師面臨很多選擇。
過去十幾年,設計團隊獲獎超80項
什么樣的設計師,不會被淘汰?
我建構了一個系統叫“四鏈融合,七步創新”。設計師需要在產品鏈、品牌鏈、服務鏈、信息鏈之間,建立起認知。七步創新,洞察、定義、開發…一直到后續傳播轉化。這28個問題,每一個問題又有5個子項,大概會有140個問題。
如果你掌握整個系統,需要有這么多的認知。一定比以往困難很多。設計師要變得無所不能嗎?精力卻有限。所以我建議設計師,哪怕不掌握,也要清楚整個系統,有知識的寬度。當你真正有實踐能力,再去鎖定一個細分領域。要有T型知識結構,有寬度和深度。這是今天設計師要有的重要時代特征。
飛利浦360行車記錄儀
中國需要設計大師和設計創業者
從社會層面來講,設計師還需要對公眾產生影響,傳播設計意識。要有對產業輸出正確價值觀的設計大師存在。他的IP和影響力是很重要的。
丁偉著作《文創設計新觀》
比如日本、歐洲,很多國家構建競爭力,都把設計當做手段。日本深澤直人、原研哉,輸出自己的意識。德國包豪斯,站在非常高的位置,樹立國家品牌形象。因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真正的強大,不僅在于產業和經濟層面。還在于觀念、創造力、哲思、發明,對世界產生的影響。中國缺少大設計師。
普羅娜智慧照明,獲紅點獎、紅星獎
我們也需要設計驅動的創業者。過去重視科技創新,但把科技成果轉換成產品,需要設計。設計,連接消費者需求和科技成果。這是設計師的價值。所以未來設計驅動型的產品和商業,是一個新生事物,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中國設計界的割裂
教育體系里,很多老師造詣高,發表很多文章,但沒有實踐支撐。職業設計師,做了很好的作品,獲很多世界級獎項。但沒有把作品梳理出方法論,在學術上提升一個層次。所以我一直在推動產教融合。把學術能量和產業經驗融合起來,產生化學反應。那個時候的變化完全是不一樣的。
兒童博靈機器人
03如何做中國人需要的設計
中國設計有哪些智慧?
好的設計源于強大的文化。北歐是一種非常極簡的文化,孕育出宜家這樣的品牌。意大利充滿藝術氣息,十分奔放。家具、跑車是別樣的概念。日本在狹小空間中,研究的是精細化,禪意。美國是消費文化,一瓶可口可樂賣到全世界。超以象外,得其環中,你看到世界的格局和文化背景下孕育的品牌。再回看中國文化的DNA,了解后才能做出在這個背景下適合出現的產品和品牌。
我過去呢,曾經寫過一篇闡釋這個問題的文章,叫《中國設計智慧》。提出過幾個觀點:
1.象形思考,是中國人思考問題的原點。我們的文字是象形文字,文字最早代表你看待世界角度和態度。
2.中國人強調“悟”的智慧。比如說我們做菜,鹽少許,醬油少許,要去感悟。陶瓷,也是這樣的概念。好的陶工,會看窯爐的顏色。顏色透亮,就覺得該?;鹆?。
3.中國的智慧還有善于利用自然。水流過村落,徽派建筑就在半山處,跟自然非常親近。
4.我們對小概率事件充滿熱情。相傳在古時候,有一對兄弟,哥哥燒制陶瓷技術好,弟弟弱一些。哥哥接到朝廷訂單,燒出來非常精美。嫉妒的弟弟,半夜抓了一把草木灰,扔到哥哥燒好的窯里。結果取出來之后,把灰擦干,發現產生了非常均勻精美的冰裂紋,傳承下來,成為如今的哥窯。
貴州安順區域品牌設計“山水林花”
如何做中國人需要的設計
我們要開發當下中國人需要的產品,前提是要懂中國文化。第二,產品的DNA、美學、氣質要滿足當代生活方式和用戶需求。在快節奏生活中,你對很多事物的認知、審美取向,都在發生變化,這一切決定了你對設計的理解。若要問這樣的產品怎樣可以不被淘汰?技術和商業化,決定了一個產品的存在。當產品遭遇范式轉變的時候,和日常生活、文化相關,低技術的產品的壽命反而更長。
掃一掃
關注木馬公眾微信平臺